【2024最新】妨害名譽容易告成嗎?專業律師替你解答妨害名譽成立要件!

文章目錄

目前民眾最容易遇到的法律問題之一就是妨害名譽,在現代社會中,言論自由是每個人都享有的基本權利。但當這種自由被濫用,導致他人的名譽受損時,法律便成為了保護個人聲譽的重要工具。但是為什麼妨害名譽罪不容易告成呢?妨害名譽成立條件有哪些?員育法律事務所來一一解答。

什麼是妨害名譽罪?

妨害名譽罪是指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的犯罪行為,這種罪行涉及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信息或以侮辱的方式攻擊他人的社會評價。妨害名譽屬於刑法中的一個「罪章」,專門針對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規範於刑法第309條至第314條之間。這些條文涵蓋了多種與名譽相關的罪名,包括第309條公然侮辱罪、第310條誹謗罪、第312條侮辱死者罪、第313條:妨害信用罪。

延伸閱讀:【2024】離婚條件10大種類,贍養費監護權怎麼談?

妨害名譽成立要件

本文以民眾最常碰到的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進行介紹:

公然侮辱罪

根據台灣《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成立必須要有三個要件:侮辱、公然、被害人

有侮辱之意:

必須故意以貶低他人人格、尊嚴為目的,使用侮辱性的言語或行為。使用具有明顯貶低、攻擊或嘲弄性的語言、手勢或動作,直接針對他人進行侮辱。不論侮辱內容是否真實,只要其表現方式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尊嚴,即可構成侮辱。

行為必須「公然」:

侮辱行為必須在公開場合或有第三者在場的情況下進行,這樣才能達到「公然」的標準。公然的行為意味着侮辱對象的尊嚴在他人面前受到貶低。如果侮辱行為只在私下或只有雙方當事人知道的情況下進行,則不構成公然侮辱罪。

被害人必須是特定的自然人:

公然侮辱的對象必須是具名的特定自然人,針對特定的個體進行言語或行為攻擊。若侮辱的對象不明確或是針對某團體,則不適用公然侮辱罪。

延伸閱讀:【2024】通姦罪除罪化,三種方法還是能求償!

誹謗罪

誹謗罪的構成要件包含客觀要件主觀要件:

客觀要件:

必須有意圖將足以毀損他人名譽的事實公開傳播,並讓大家知道。誹謗罪在於行為人揭露或傳述的內容具有損害他人名譽,而不僅是侮辱性的言詞。與公然侮辱罪不同,誹謗罪要求敘述具體的事實,而非單純的辱罵。例如,若有人散播「某人與上司通姦」的謠言,無論內容真假,均可能構成誹謗罪。

註:如果使用文字、圖畫或其他媒介散布毀損名譽的訊息,則罪責更為嚴重。這意味著,在網路或其他公開平台發佈具體毀損名譽的訊息,可能構成加重誹謗罪。

主觀要件:

故意:知道自己所散布的事實會降低他人在社會中的評價。

散布意圖:有將訊息傳播給他人的目的。如果只是在私人對話中表達,並要求勿外傳,結果訊息被他人洩露,則不構成誹謗罪,因為不符合「散布意圖」的條件。

公然侮辱罪與誹謗罪的差別

罪刑公然侮辱罪誹謗罪
行為指當眾使用侮辱性言語或行為,直接攻擊他人的尊嚴和人格,通常涉及情緒化或惡意的言詞,例如罵人、嘲諷。重點在於是否公開發生,並不涉及內容的真實性。指散布不實的訊息或謠言,故意損害他人的名譽。這種行為可以是口頭、書面或透過媒體進行,重點在於散布的內容是否虛假,並且是否對他人名譽造成了損害。
內容著重於侮辱他人、貶低他人尊嚴著重於散布虛假訊息,這些虛假訊息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

妨害名譽罪的法律流程

如何提告妨害名譽罪?

提告妨害名譽罪的流程大致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當事人需要先確定他的名譽確實有受損,並收集相關證據。

第二步,當事人於事件發生的6個月內向警方報案或向檢察官辦公室提交告訴狀啟動調查。

第三步,警方會進行初步調查,包括向當事人、證人或嫌疑人進行詢問並收集進一步的證據。第四步,檢察官完成調查後,將決定會不會對被告提起刑事訴訟。如果提告成立,案件進入法院審理程序,最終由法官依據證據作出判決。

【推薦專業律師】張方俞律師

張方俞律師擁有豐富的刑事訴訟經驗,能提供專業的法律建議與策略,協助當事人維護名譽權益。有別於市場上部分律師為了業績而給予當事人錯誤的期待,張方俞律師會基於案件事實分析不同情境案件的走向,給予客戶最實在的建議,絕不會過份給予不切實際的建議,協助案件過程中找到程序利益及實體利益的最適平衡,謀求最佳「期望值」的訴訟策略。

張方俞專業律師

如果不知道對方是誰,可不可以提告?

如果在網路上被匿名的人罵,不知道對方是誰,其實還是可以提告的。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對方使用假名或匿名帳號,就無法追查到真正的身分,但其實並非如此。當你提告後,檢警可以依法調查,透過社群平台取得對方的IP位址,再進一步查出他們的真實身分。所以,即使你一開始不清楚對方是誰,還是能透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自己嘗試去找出對方的資料或請別人幫忙,這可能會讓你違反個資法,反而讓自己陷入麻煩。最好的做法是與專業律師聯繫,律師可以協助你整理證據,依照正當法律程序來維護你的權益,幫助你討回公道。

妨害名譽罪提告後可以撤告嗎?

妨害名譽罪提告後,是可以撤告的。由於妨害名譽案件屬於「告訴乃論罪」,也就是說,這種案件必須由受害者主動提出告訴,檢方才能展開調查和起訴。因此,如果受害者在提告後決定和解或不再追究,也可以主動撤告。

如果案件已經進入判決階段,法院可能不會立即終止案件。

妨害名譽罪的法律後果

妨害名譽罪分為刑事處罰和民事賠償,這兩者可以同時存在。刑事上可能面臨法律制裁,民事上就涉及賠償被害人的名譽損失。

刑事處罰

妨害名譽罪的刑事處罰主要分為公然侮辱罪和誹謗罪。

公然侮辱罪:只要在公開場合辱罵他人,貶低其人格和尊嚴,如果是用侮辱性詞語罵人,就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依《刑法》第309條,最重可處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

誹謗罪:如果散布不實消息,讓他人名譽受損,例如捏造某人不正當行為,構成誹謗罪,依《刑法》第310條,最重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5,000元以下罰金,若使用文字或圖片散布的話,刑期可能加重至2年以下。

民事賠償

除了刑事處罰外,受害人還可提出民事賠償,要求精神慰撫金。根據《民法》第195條第1項,若他人的故意或過失行為造成名譽損害,受害者可向法院請求賠償。賠償金額由法院依據實際情況決定。

生活中的妨害名譽案例

生活中常見的妨害名譽情況包括在網路上散布不實消息、公開辱罵他人、發表攻擊性言論等。舉例來說,在社交平台上留言批評他人道德,或是捏造他人的私生活不實內容,這些行為都有可能構成誹謗罪。此外,公開指責他人行為或在群眾場合辱罵他人,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所以即使在網路上或生活中發表言論,也要謹言慎行,避免侵犯他人名譽,否則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遇到妨害名譽問題時的處理建議

根據法務部統計,許多案件最後因撤回或程序延誤而不起訴,因此提告並不是隨便用來「嚇唬對方」的工具。而且提告耗費大量的司法資源和時間成本,因此應該留給真正需要的情況。

但如果決定提告,建議先尋求專業的法律諮詢,了解具體流程和可能結果。員育法律事務所擁有經驗豐富的律師團隊,能夠協助判斷案件的可行性,並提供最佳的法律建議。

律師事務所員育法律事務所
事務所地址台中市南區東興路一段18號1樓
聯絡電話04-22655520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連結員育法律事務所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刑法§310-全國法規資料庫 – 法務部

中華民國刑法§309-全國法規資料庫 – 法務部

公然侮辱罪合憲但限縮範圍 憲法法庭:故意貶損他人名譽才構成

公然侮辱罪合憲 法界:案量未減少且不容易成罪

» 更多推薦:

2024 台中親子室內景點/遊樂園大收集!
【2024】10 家最受歡迎精華液推薦品牌》人人都需要神仙水!

更多精選文章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